[死啦!點算好?]
展示16本有關於生死教育的書籍 ,其中還包括適合兒童閱讀的繪本,透過閱讀圖書,令到孩子較容易接受和理解生死亡的概念,同時讓他們日後面對生老病死時能接納自己不同的情緒,以及引導他們用一個正確的方法悼念和作告別.
平安紙|陳曉蕾
一本教人寫遺書的著作;寫下自己,留下印記早作準備,一切平安在香港,「平安紙」即是「遺囑」,因為有些人避諱寫「遺囑」,故以「平安紙」代稱。
《平安紙》共有四章:
第一章「回頭看」,回望、立囑。
第二章「人生畢業禮」,設計喪禮、領悟死亡。
第三章「醫護決定」,思索壽命與生命。
第四章「向前走」,但願減少遺憾,活在當下。
死亡的臉:一位外科醫師的生死現場|Sherwin B. Nuland
「我們終將迎來生命的最後一天,當期限將至,我們該如何離去?」
每個人都是哭著降生,也都希望能笑著離開人間,如果能完美的死去,「善終」一定是唯一的選擇,自然的衰老死去。然而事實是,死亡證明單上從來沒有「自然死亡」可供選填。
如果無法善終,又該如何想像身體衰敗邁向死亡的過程?血液循環停止、組織缺氧、腦部功能喪失、器官衰敗、維生中樞毀壞,都是必經的過程,且皆伴隨著飢餓、窒息與巨痛。耶魯大學醫師努蘭長期身處臨終現場,在書裡列舉了六種常見致命疾病,也首開先例倡導安樂死、安寧照護等議題。
你記得嗎?|Martine Beck
作者是法國心理治療師,藉小熊兄弟的故事講述失去。
小熊兄弟最愛到爺爺的山間小屋度假,爺爺教曉他們很多事情。爺孫三熊最愛一起滑雪、劃小船、在湖裡游泳、野餐……熊爺爺日漸年老,有一天,他離開了。小熊兄弟憶起爺爺,於是結伴返回山間小屋,重溫跟爺爺在一起的快 樂時光。
Somewhere好地方|于小鷺
一片靜謐深藍之中,潛水夫走在看似一如往常的城市。客廳的飼料碗還擺在角落,路上公車正停在紅綠燈前,車道上擁擠得就像剛下班。經過工廠時,似乎還聽得見轟隆轟隆的聲響。但,人全都不見了⋯⋯
以文字、雙色調圖像營造今昔視角豐富轉換,交織出人類與動物相互依存的深刻情感,反映人類面臨氣候變遷而流離失所的共同感受。
活著|谷川俊太郎
日本文學大師谷川俊太郎膾炙人口的詩作。
短短的39行詩句,就像只是隨意收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片段:感覺到刺眼的陽光、感覺到熱、感覺到生氣、感覺到自然的脈動,感覺到人與人的交往,再更大的擴及與這個世界的互動。
從日常中切入,卻帶你真切體會平凡生活中每一個「活著」的感動!
再見了!變成鬼的媽媽|信實
「親愛的孩子,就算分開,我也會一直守護你。」
變成鬼的媽媽回來參加自己的告別式,典禮過程又會發生什麼有趣爆笑的事呢?
「奶奶,為了不讓媽媽太寂寞……我可以把今天死掉的甲蟲大雄放進去嗎?」
「不要放在我的臉旁邊!」
這次小康真的要向媽媽道別了嗎?往後一個人的日子又將如何過?
媽媽變成鬼了!|信實
冒冒失失的媽媽被車撞到,變成鬼了。
「我不在了,那孩子能不能好好活下去呀? 他跟我一樣總是冒冒失失的.....」心中最放不下的還是四歲的兒子小康。急急忙忙的飛回家裡,奶奶和小康卻無法發現她的存在。
即便媽媽不甚完美,小康還是好想好想她……
如果能再一次見到媽媽,小康會跟她做甚麼、說甚麼?
香港好走:有選擇?|陳曉蕾
探討香港人如何「好走」,即如何準備自己或親人生命最後階段的「調查報道」系列。
報導人生最後一程在香港的不同選擇:預設醫療指示、預設照顧計劃、不作心肺復甦法文件、持久授權書等等,深入探討病人、家人、醫護人員在各種醫護決定背後的想法和分歧。報導亦從病人自主權,梳理「安樂死」、「醫助死亡」、「終止無效治療」、「拒絕治療」等在香港的討論和實踐。
爺爺的天堂旅行 | 金序映
如果生命的離去是一趟旅行,出發前,你想帶些什麼呢?
樂觀逗趣的爺爺忙著整理行李,珍藏已久的零錢、煮好的雞蛋、保暖的衣服……準備踏上旅程。
對於這趟旅程,爺爺懷抱著興奮與期待。
「可是,爺爺,您不覺得悲傷嗎?」
「怎麼會悲傷?只是……」
想念,不再傷心|Brian Lies
「一個失去過後,發現自己還能再愛的故事」
面對「失去」、處理「悲傷」是成長的必修課題。越早學會,再難的路也能平順走過。
愛犬驟然死去,艾文頓失熱情,悲憤地搗毀充滿回憶的菜園。傾頹的失樂園映照他的內心枯槁。
不過,「肥沃的土地不會荒廢太久」,美麗的希望已在暗角冒芽。愛犬的墳上結出飽滿的南瓜;這顆南瓜如何為艾文頓帶來一絲希望的回甘?
最後的告別|貓珊
從那一天開始,窗邊再也等不到下班的爸爸。
故事直白地講述主角小老虎陪家人從籌備到參與喪禮,理解到消化喪親情緒的細節。
書中畫著披麻戴孝、折金元寶和燒紙紮製品等很本土的喪禮元素,讓小孩子旁觀n了解死亡帶來的轉變和心情。
讓我們和孩子從談論死亡開始,學習好好生活。
Michael Rosen's Sad Book
一個爸爸講述他如何面對失去兒子的「傷心」。
由英國著名插畫家Quentin Blake畫成繪本,讓青少年體悟生離死別的沉重與傷痛,更深刻地了解父母的愛與痛;而成人則能從這本繪本中找到傷痛不是只有自己的療癒故事。
不要命的死神1|宮西達也
死神藏身在奄奄一息的小豬身後,預告了他的死期將近。一隻餓狼發現了這隻小豬,想要大快朵頤一番,於是將小豬帶回家,細心的照顧,要等到小豬回復健康才要吃掉他。死神一路跟隨著狼和小豬。沒想到,死神最後改變了心意,到底發生什麼事呢?
一直陪著你|梁梓敦
一個有關小鯨魚心心面對 失去爸爸的故事,也是一本為了突然喪親的小朋友和他們的家人的心理需要而出版的兒童繪本。
繪本附有親子共讀指南,協助伴讀的成年人了解喪親兒童的常見情緒和行為,輔導兒童時的Dos & Don'ts以及成人如何疏導自己的情緒,並提供相關社會服務資訊方便喪親人士尋求專業情緒輔導協助。
當鴨子遇見死神|Wolf Erlbruch
德國的繪本。
離開這個世界是什麼樣的感覺?很可怕嗎?這是一個生與死的對話的小故事。
在我們的印象中,死亡是忌諱、不吉利的;死神是來取走生命的。但是,死亡真的是不吉利?死神是否也可能扮演著另一個我們從未想過的角色呢?又,如果死神就站在你面前,你會有什麼反應呢?現在我們就來看看鴨子遇見死神的故事……
死亡確實是令人悲傷的,不過,生命就是這樣……如果生命是母親,那麼生和死就如同生命的孩子,都是源自生命、是生命的一部分,所有生物都必須經歷「生」與「死」的過程。這個探討生命 的小故事,讓我們重新思考、看待「死亡」這件事。
山姆和瓦森:生命的四季|Ghislaine Dulier
來自「山姆和瓦森」系列,從兒童生活經驗出發的EQ成長故事。
透過大自然的四季循環,讓孩子看見生命的傳承,即便人會變老離去,那些珍貴的記憶與情感,會永遠留在我們心中。就像樹葉在秋天掉落,但它們會成為明年春天來臨時,樹木開花結果的養分…